行業動態
首頁 > 行業動態
日前第三屆中國再生油行業大會暨新技術經驗交流論壇會議圓滿結束
作者:管理員 時間:2011-06-27
由中國物資再生協會再生油專業委員會在成都市組織舉辦為期兩天的第三屆中國再生油行業大會暨新技術經驗交流論壇會議于2011年5月29日圓滿結束。會議由再生油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劉雁冰主持,國家發改委環資司岳高同志、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李洪良處長、環保部污防司羅慶明同志出席了會議;國內再生油行業企業代表和國際上美國、馬來西亞同行企業代表及香港地區代表共計150余人參會。
中國物資再生協會常務副會長龍少海代表中國物資再生協會和再生油專業委員會為大會致辭,首先,向支持和幫助再生油行業發展的國家政府主管部門和再生油業界朋友表示感謝!龍少海副會長在致辭中提出:
中國再生油行業發展目前仍屬于初級發展階段,可以說還未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再生油行業,再生油行業相關標準、管理機制尚未建立起來。但可喜的是,目前全國已經產生了一大批行業骨干企業和科研院所從事再生油事業的發展,生產產量和技術工藝不斷創新,再生基礎油產量的貢獻率已接近4%的水平,技術工藝水平也已接近發達國家的同行業水平。再生油行業集環保、節能于一體,對社會效益貢獻巨大,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再生油行業對社會發展的貢獻率和社會地位也正在不斷提升。因此,再生油行業是一個很有潛力、很有前途的綠色環保行業。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潤滑油表觀消費量達1081.3萬噸,同比增長13.09%。其中,國內產量856.9萬噸,同比增長12.97%,進口245萬噸,同比增長14.59%。中國潤滑油表觀消費量2010年首次突破千萬噸大關,占全球潤滑油消費量約25%的份額。預計2011年國內潤滑油消費量有望保持10%以上的增長率,盡管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大公司都有擴大基礎油生產的計劃,但它們新增基礎油產能有限。就我國國民經濟發展情況,國產潤滑基礎油遠不能滿足國內的需要,進口基礎油仍將是中國潤滑油消費市場的重要來源補充。據海關統計顯示,2010年我國從國外進口潤滑油245萬噸,比2009年進口潤滑油213.8萬噸增長14.59%,進口依存度達22.66%。“十二五”期間,在國家不斷加大社會建設和經濟投資的支持下,國內潤滑油生產和消費的發展空間巨大,進入2011年,中國潤滑油市場步入了升級換代的通道,引發了潤滑油市場的技術升級和產業升級,中高端潤滑油市場已經成為市場的重中之重,也是潤滑油廠商必爭之地,未來中高檔潤滑油的銷量在整體市場中的所占的比例將持續擴大。以上種種情況表明,潤滑基礎油在國民經濟建設中所占的分量和市場存在的供需矛盾。而目前我國再生油行業的興起,必將是一個很有期待快速發展的再生油行業。然而,目前再生油企業存在主要困難是:由于再生基礎油加工工藝成本高、環保實施投資大、稅負重,對廢油市場資源缺乏收購價格的競爭力,致使企業步履艱難。而我國目前廢潤滑油表觀產生量按30%回收率計算(保守計算),年產廢潤滑油達324萬噸,按85%收得率提煉再生基礎油,年產再生基礎油量可達275萬噸,超過當年新品進口量,占全國全年潤滑油總產量的32.18%。如果廢礦物油全部得到合理利用,既可減少對國外進口的依賴,又可降低廢油利用不當造成的環境污染。然而,目前全國提煉再生基礎油的年再生量僅為40萬噸左右,僅占消費量4%的份額。而七成以上的廢潤滑油資源未得到合理利用,而是進入一些生產設施簡陋、土法提煉柴油和其它用途上,這既對生活環境產生嚴重污染,又對寶貴的再生資源造成極大地浪費,這類問題將逐步引起國家政府主管部門的重視。
會上,國家發改委環資司岳高同志介紹了國家發改委環資司近期開展的相關工作,他談到:減少環境污染,緩解能源短缺是我國目前面臨的亟需解決的問題。國家政府對資源再生利用產業十分重視,有關部門正在積極推動再生資源的回收利用;相關部門加大了廢油作為危險廢物的管理力度和監管力度,目前環保水平有了有效地改善。他提出:加強再生油行業的規范和明確其行業性質,進一步明確廢油在收集、處置等方面的政策,禁止隨意排放;處置企業要有一定的技術裝備條件和防治二次污染,強化企業的社會責任與義務,促使企業有序收集、合理處置、科學提煉。并且鼓勵利用國家預算投資,開展試點示范。加大對再生油行業的支持力度,推動技術水平的逐步提高;配合相關部門的監督檢查,對未取得危廢經營許可證和不規范企業予以取締;行業協會應充分發揮其行業職能,依托媒體舉辦各種類型的活動,大力宣傳國家的有關政策。對違法、違規企業進行曝光。
工信部節能司李洪良處長在會上講到: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剛要》提出,要大力發展節能環保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發展高效節能、先進環保、資源循環利用關鍵技術裝備、產品和服務。廢潤滑油綜合利用是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重要內容,政府要給予引導、協會要做好服務、企業要規范運作,多方合力推動,提升產業化發展水平。他就再生油行業發展提出以下幾點要求:一是穩步推進再生油產業發展政策體系建設。在《循環經濟促進法》框架下,建立產業發展指導意見、準入制度等多層次制度體系,組織修訂完善與之相配套的標準化體系。二是加大技術研發力度,提高企業綜合競爭實力。重點抓好關鍵技術、工藝和裝備,鼓勵開展加氫精制工藝研究,提高產品附加值,推進產業化進程。三是嚴格執行相關標準,企業運作規范有序。不僅認真執行產業技術標準,確保產品質量和安全,尤其要貫徹執行環保標準,切實保護生態環境。四是以優勢企業引領產業發展,重點培育行業骨干企業。在產業發展規劃中要明確培育骨干企業的發展目標,對優勢先發企業實施動態跟蹤,重點扶持引導。五是加強政府監管。工信部將加強調研和引導,開展行業發展專題研究,與相關部委合力推動,促進回收體系建設,爭取國家財稅政策支持。六是發揮行業協會平臺作用。行業協會要組織開展技術交流、人員培訓及行業自律等活動,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環保部污防司羅慶明科長在會上談到:近年來,在各級環保部門及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中國危險廢物管理在法規體系建設、處置設施建設以及管理能力建設等方面均取得顯著進展,危險廢物管理法規體系基本形成,無害化處置水平逐步提高。針對今年環保部、衛生部聯合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監管工作的意見》(環發[2011]19號)作了政策解讀。并重點強調以下三個方面問題:一是建立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考核機制。環保部將在2010年危險廢物污染防治督查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的指標體系。各省(區、市)級環保部門要加強對轄區內危險廢物產生、利用、處置單位的監督性檢查和抽查,考核各單位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情況,統計各地區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合格率。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合格率要納入對地方環境保護績效考核的指標體系中。二是加強產生單位自行利用處置危險廢物的管理。目前,我國多數危險廢物由產生單位自行利用或處置,應當加強管理。各省(區、市)環保部門應當于2011年底前,組織對危險廢物產生單位自有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設施開展一次全面排查和評估。對于污染物排放超標的設施,特別是二惡英超標的焚燒設施,要依法處罰并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務的,要依法關停;限期治理期限最長不得超過1年。三是強化對危險廢物經營單位的監督管理。1、要嚴格許可證審查。各級環保部門要嚴格執行《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按照《危險廢物經營單位審查和許可證指南》,不斷規范和完善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的審批工作;2、加強監督性檢查和監測。發證機關應當組織對持證單位每年至少開展一次監督性檢查和監督性監測,其中對危險廢物焚燒設施的二惡英排放情況每年至少監測一次。對存在嚴重安全和污染隱患,不符合原許可條件的持證單位,要責令限期整改,直至依法吊銷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
大會上企業代表作了不同類型的經驗交流,美國CEP公司Park先生詳細介紹了“CEP公司加氫處理工藝在中國的可行性”;唐山山島石化吳國存先生作了“固∕液態油性廢物無公害提純再生油裝備”的介紹;上海寶鋼廢舊油處理有限公司仇冬冬先生介紹了“歐美國家再生油行業的詳細情況”;重慶工商大學張賢明教授作了“廢礦物油的環境管理研究探討”的報告;撫順催化劑有限公司羅繼剛先生介紹了科研項目“國內的廢油再生加氫工藝”;營口華僑化工廠洪鳳林先生作了“分析我國廢油再生行業現狀及發展前景”的報告。企業代表在演講后回答了其他參會代表提出的問題,會場氣氛友好熱烈。
大會組織安排與會代表參觀考察了四川久遠化工有限公司研制的較先進的再生油煉制工藝設備,共同探討了再生油行業發展相關問題。全體參會代表一致認為,第三屆中國再生油行業大會的召開是非常及時、圓滿的,從業企業參與的積極性越來越高。參會代表為協會工作、為行業發展提出了不少寶貴意見和建議,相信通過協會的協調工作、行業自律、政府部門的支持,我們的再生油行業將會發展的越來越規范,為中國的經濟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中國物資再生協會再生油專業委員會)
中國物資再生協會常務副會長龍少海代表中國物資再生協會和再生油專業委員會為大會致辭,首先,向支持和幫助再生油行業發展的國家政府主管部門和再生油業界朋友表示感謝!龍少海副會長在致辭中提出:
中國再生油行業發展目前仍屬于初級發展階段,可以說還未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再生油行業,再生油行業相關標準、管理機制尚未建立起來。但可喜的是,目前全國已經產生了一大批行業骨干企業和科研院所從事再生油事業的發展,生產產量和技術工藝不斷創新,再生基礎油產量的貢獻率已接近4%的水平,技術工藝水平也已接近發達國家的同行業水平。再生油行業集環保、節能于一體,對社會效益貢獻巨大,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再生油行業對社會發展的貢獻率和社會地位也正在不斷提升。因此,再生油行業是一個很有潛力、很有前途的綠色環保行業。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潤滑油表觀消費量達1081.3萬噸,同比增長13.09%。其中,國內產量856.9萬噸,同比增長12.97%,進口245萬噸,同比增長14.59%。中國潤滑油表觀消費量2010年首次突破千萬噸大關,占全球潤滑油消費量約25%的份額。預計2011年國內潤滑油消費量有望保持10%以上的增長率,盡管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大公司都有擴大基礎油生產的計劃,但它們新增基礎油產能有限。就我國國民經濟發展情況,國產潤滑基礎油遠不能滿足國內的需要,進口基礎油仍將是中國潤滑油消費市場的重要來源補充。據海關統計顯示,2010年我國從國外進口潤滑油245萬噸,比2009年進口潤滑油213.8萬噸增長14.59%,進口依存度達22.66%。“十二五”期間,在國家不斷加大社會建設和經濟投資的支持下,國內潤滑油生產和消費的發展空間巨大,進入2011年,中國潤滑油市場步入了升級換代的通道,引發了潤滑油市場的技術升級和產業升級,中高端潤滑油市場已經成為市場的重中之重,也是潤滑油廠商必爭之地,未來中高檔潤滑油的銷量在整體市場中的所占的比例將持續擴大。以上種種情況表明,潤滑基礎油在國民經濟建設中所占的分量和市場存在的供需矛盾。而目前我國再生油行業的興起,必將是一個很有期待快速發展的再生油行業。然而,目前再生油企業存在主要困難是:由于再生基礎油加工工藝成本高、環保實施投資大、稅負重,對廢油市場資源缺乏收購價格的競爭力,致使企業步履艱難。而我國目前廢潤滑油表觀產生量按30%回收率計算(保守計算),年產廢潤滑油達324萬噸,按85%收得率提煉再生基礎油,年產再生基礎油量可達275萬噸,超過當年新品進口量,占全國全年潤滑油總產量的32.18%。如果廢礦物油全部得到合理利用,既可減少對國外進口的依賴,又可降低廢油利用不當造成的環境污染。然而,目前全國提煉再生基礎油的年再生量僅為40萬噸左右,僅占消費量4%的份額。而七成以上的廢潤滑油資源未得到合理利用,而是進入一些生產設施簡陋、土法提煉柴油和其它用途上,這既對生活環境產生嚴重污染,又對寶貴的再生資源造成極大地浪費,這類問題將逐步引起國家政府主管部門的重視。
會上,國家發改委環資司岳高同志介紹了國家發改委環資司近期開展的相關工作,他談到:減少環境污染,緩解能源短缺是我國目前面臨的亟需解決的問題。國家政府對資源再生利用產業十分重視,有關部門正在積極推動再生資源的回收利用;相關部門加大了廢油作為危險廢物的管理力度和監管力度,目前環保水平有了有效地改善。他提出:加強再生油行業的規范和明確其行業性質,進一步明確廢油在收集、處置等方面的政策,禁止隨意排放;處置企業要有一定的技術裝備條件和防治二次污染,強化企業的社會責任與義務,促使企業有序收集、合理處置、科學提煉。并且鼓勵利用國家預算投資,開展試點示范。加大對再生油行業的支持力度,推動技術水平的逐步提高;配合相關部門的監督檢查,對未取得危廢經營許可證和不規范企業予以取締;行業協會應充分發揮其行業職能,依托媒體舉辦各種類型的活動,大力宣傳國家的有關政策。對違法、違規企業進行曝光。
工信部節能司李洪良處長在會上講到: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剛要》提出,要大力發展節能環保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發展高效節能、先進環保、資源循環利用關鍵技術裝備、產品和服務。廢潤滑油綜合利用是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重要內容,政府要給予引導、協會要做好服務、企業要規范運作,多方合力推動,提升產業化發展水平。他就再生油行業發展提出以下幾點要求:一是穩步推進再生油產業發展政策體系建設。在《循環經濟促進法》框架下,建立產業發展指導意見、準入制度等多層次制度體系,組織修訂完善與之相配套的標準化體系。二是加大技術研發力度,提高企業綜合競爭實力。重點抓好關鍵技術、工藝和裝備,鼓勵開展加氫精制工藝研究,提高產品附加值,推進產業化進程。三是嚴格執行相關標準,企業運作規范有序。不僅認真執行產業技術標準,確保產品質量和安全,尤其要貫徹執行環保標準,切實保護生態環境。四是以優勢企業引領產業發展,重點培育行業骨干企業。在產業發展規劃中要明確培育骨干企業的發展目標,對優勢先發企業實施動態跟蹤,重點扶持引導。五是加強政府監管。工信部將加強調研和引導,開展行業發展專題研究,與相關部委合力推動,促進回收體系建設,爭取國家財稅政策支持。六是發揮行業協會平臺作用。行業協會要組織開展技術交流、人員培訓及行業自律等活動,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環保部污防司羅慶明科長在會上談到:近年來,在各級環保部門及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中國危險廢物管理在法規體系建設、處置設施建設以及管理能力建設等方面均取得顯著進展,危險廢物管理法規體系基本形成,無害化處置水平逐步提高。針對今年環保部、衛生部聯合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監管工作的意見》(環發[2011]19號)作了政策解讀。并重點強調以下三個方面問題:一是建立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考核機制。環保部將在2010年危險廢物污染防治督查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的指標體系。各省(區、市)級環保部門要加強對轄區內危險廢物產生、利用、處置單位的監督性檢查和抽查,考核各單位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情況,統計各地區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合格率。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合格率要納入對地方環境保護績效考核的指標體系中。二是加強產生單位自行利用處置危險廢物的管理。目前,我國多數危險廢物由產生單位自行利用或處置,應當加強管理。各省(區、市)環保部門應當于2011年底前,組織對危險廢物產生單位自有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設施開展一次全面排查和評估。對于污染物排放超標的設施,特別是二惡英超標的焚燒設施,要依法處罰并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務的,要依法關停;限期治理期限最長不得超過1年。三是強化對危險廢物經營單位的監督管理。1、要嚴格許可證審查。各級環保部門要嚴格執行《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按照《危險廢物經營單位審查和許可證指南》,不斷規范和完善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的審批工作;2、加強監督性檢查和監測。發證機關應當組織對持證單位每年至少開展一次監督性檢查和監督性監測,其中對危險廢物焚燒設施的二惡英排放情況每年至少監測一次。對存在嚴重安全和污染隱患,不符合原許可條件的持證單位,要責令限期整改,直至依法吊銷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
大會上企業代表作了不同類型的經驗交流,美國CEP公司Park先生詳細介紹了“CEP公司加氫處理工藝在中國的可行性”;唐山山島石化吳國存先生作了“固∕液態油性廢物無公害提純再生油裝備”的介紹;上海寶鋼廢舊油處理有限公司仇冬冬先生介紹了“歐美國家再生油行業的詳細情況”;重慶工商大學張賢明教授作了“廢礦物油的環境管理研究探討”的報告;撫順催化劑有限公司羅繼剛先生介紹了科研項目“國內的廢油再生加氫工藝”;營口華僑化工廠洪鳳林先生作了“分析我國廢油再生行業現狀及發展前景”的報告。企業代表在演講后回答了其他參會代表提出的問題,會場氣氛友好熱烈。
大會組織安排與會代表參觀考察了四川久遠化工有限公司研制的較先進的再生油煉制工藝設備,共同探討了再生油行業發展相關問題。全體參會代表一致認為,第三屆中國再生油行業大會的召開是非常及時、圓滿的,從業企業參與的積極性越來越高。參會代表為協會工作、為行業發展提出了不少寶貴意見和建議,相信通過協會的協調工作、行業自律、政府部門的支持,我們的再生油行業將會發展的越來越規范,為中國的經濟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中國物資再生協會再生油專業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