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動態
首頁 > 行業動態
全球廢鋼供應可能無法滿足需求
作者:管理員 時間:2011-07-21
廢鋼供應是否能夠滿足全球粗鋼產量增長,這是一個業內人士非常關注的問題。然而提出這一問題的國際回收局(BIR)自身目前也尚不能給出明確回答。
但更令人不安的問題是,全球粗鋼產量從目前水平達到20億噸并不需要很多年。雖然轉爐鋼占到粗鋼產量增量的很大比例,但目前全球許多鋼廠制定了電爐鋼產能擴建計劃,因此這使人們想知道是否有充足的廢鋼可以滿足電爐鋼產能的增加。
國際回收局在最近發布的BIR第二版廢鋼報告中給出了令人感興趣的回答。根據其結論,近幾年全球煉鋼生產每年使用的廢鋼數量在4.6億噸到5.4億噸之間,而鑄鋼生產每年使用的廢鋼僅有5600萬噸到7600萬噸。
去年,廢鋼市場受到全球粗鋼生產復蘇的影響,2010年全球粗鋼產量在2009年的基礎上增長14.8%,達到創紀錄的14億噸。同時,全球鋼鐵廠消費的廢鋼同比增長15.2%,達到5.3億噸。
但是,廢鋼在包括歐盟、美國和中國的世界某些地區使用的增長率卻不能與其粗鋼產量的增長率相匹配。在歐盟和美國,廢鋼使用增長率較低,主要原因是上述兩個地區生產建筑用鋼材的電爐100%的消費廢鋼,但由于建筑業不景氣,因而電爐產能利用率較低,進而造成廢鋼消費增長率不高。
在2010年前9個月,中國每煉一噸鋼僅平均消耗140kg廢鋼,而2009年平均噸鋼消耗146kg廢鋼。作為世界最大的粗鋼生產國,由于其粗鋼生產主要采用高爐/轉爐流程,因而其對全球廢鋼消費量增加的貢獻非常小。由此在粗鋼產量增加的同時,全球電爐鋼所占比例卻在不斷下降,從2000年的43.9%降至2010年的37.5%。不過,根據中國到2015年的五年發展規劃,中國鋼鐵業將增加粗鋼生產的廢鋼消耗,計劃將噸鋼生產的廢鋼消耗提高到227kg。
國際回收局估算后稱,由于鋼廠通過廣泛利用連鑄技術和近終型連鑄技術而提高收得率,因而2010年鋼廠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鋼相比粗鋼產量的增加增幅要低,同比增長11.8%,增至1.9億噸。
估計2010年全球鋼廠外購廢鋼同比增長17.2%,達到3.4億噸,其中32.4%是新廢鋼,67.8%是舊廢鋼。
國際回收局稱,這些數據顯示對高質量廢鋼的需求愈加重要。此外,國際回收局首次可以提供鑄造業廢鋼使用計算模型。據該協會估算,在2006年到2009年之間,全球鑄造業每年消耗的廢鋼在5600萬噸到7600萬噸之間。同期,鑄造業每年外購廢鋼在3500萬噸到4700萬噸。
在過去的兩年,全球廢鋼貿易出現明顯變化,2010年中國廢鋼進口量同比大幅下降57.3%,降至590萬噸,而土耳其廢鋼進口量同比大幅增長22.5%,增至1920萬噸。此外,2010年韓國廢鋼進口量同比增長3.7%,達到810萬噸,取代中國成為僅次于土耳其的世界第二大廢鋼進口國。
對中國廢鋼進口量下降感受最深的是全球最大的廢鋼出口國美國以及日本。其結果是2010年美國廢鋼出口量同比下滑8.4%,降至2060萬噸,而日本廢鋼出口量下降31.1%,降至650萬噸。作為重要的廢鋼出口地區,2010年歐盟廢鋼出口繼續增加,且其出口增幅達到20.2%,出口量達到1900萬噸,而且歐盟的廢鋼主要出口到土耳其。
對于廢鋼來說,2010年唯一沒有改變的是廢鋼價格繼續波動,就像其他大宗商品一樣。國際回收局表示,隨著全球粗鋼產量的增加以及對高質量廢鋼需求的增加,是否有充足的廢鋼供應可以滿足未來市場需求仍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工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