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行業動態
目前鋼鐵行業面臨的困境分析及2015年展望
作者:管理員 時間:2014-12-31
一、目前鋼鐵行業面臨的困境
受銀行對鋼鐵企業信貸收緊的影響,鋼鐵企業資金壓力較大。鋼鐵行業是資金密集性行業,目前鋼企的負債率較高,接近70%,有的企業甚至更高,資金鏈問題成為鋼企最大的風險。但隨著產能過剩、全行業虧損等局面的加劇,國內鋼鐵企業近兩年遭遇越來越嚴格的銀行貸款政策,尤其是鋼貿商群體爆發債務之后,鋼鐵企業更不受銀行業待見,鋼鐵企業面臨空前的資金壓力。
鋼鐵產能過剩狀況仍然較為嚴重。據MRI統計,2011年中國新上高爐63座,2012年新增高爐34座,兩年的新增產能就超過了1億噸,2013年繼續新增高爐31座,新增產能為3800萬噸。2014年,仍有多座高爐投產,產能凈增2000萬噸,達到12億噸左右。而需求增速較為有限,2014年在國內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建筑、機械、汽車等鋼鐵下游行業發展增速放緩,全國鋼材消費量雖有所增加,但增幅明顯下降。2015年預計國內外經濟環境趨好,各下游行業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但仍難見根本性好轉,因此,鋼材需求量將僅維持小幅增加,鋼鐵產能過剩狀況仍然較為嚴重。
鋼貿商紛紛退出,鋼廠銷售壓力上升。隨著鋼貿危機的爆發,銀行對鋼貿行業采取資金封鎖,導致眾多貿易商因資金斷裂而退出市場,粗略估計,僅2012-2013年期間,就有大約有30-40%的鋼貿企業退出該行業。截至2013年底,鋼貿商較2011年鋼貿危機爆發前減少了43%之多。隨著貿易商數量的大幅減少,貿易商的蓄水池作用有所減弱。據Mysteel統計,2012年初鋼貿危機爆發之前,市場鋼材庫存量為1420.5萬噸,2014年12月中旬庫存量為958萬噸,較鋼貿危機爆發前下降約30.2%,與此同時,鋼廠庫存大幅上升,2012年初僅為882.15萬噸,而12月中旬庫存為1470.93萬噸,大幅增長66.7%,可以看出,鋼廠銷售壓力大幅增加。
表1 鋼貿危機爆發前后上海的鋼鐵貿易規模變化情況
|
現貨交易市場 |
貿易商 |
年均貿易量 |
貿易總額 |
貿易人數 |
|
家 |
家 |
億噸 |
億元 |
萬人 |
2011年底(鋼貿危機爆發前) |
63 |
10531 |
1.99 |
9800 |
10 |
2013年底(鋼貿危機爆發后) |
40-50 |
6000 |
1.5 |
6500 |
8 |
變化 |
13-23 |
-4531 |
-0.49 |
-3300 |
-2 |
企業經營壓力較大,無序競爭明顯。目前,我國鋼鐵行業集中度仍偏低,且近年來有逐步降低的趨勢,2014年1-10月,CR10僅為37%,較2013年的40%降低3%,距離十二五規劃60%的目標仍有較大距離,預計行業集中度偏低的情況短期內難有改觀。產業集中度偏低也導致企業經營壓力加大,企業無序競爭明顯。一些企業為了爭奪有限的市場份額,不惜采取“以價換量”的策略,導致價格持續低迷,鋼廠經營壓力較大。
二、2015年鋼鐵市場預判
展望2015年,世界經濟的復蘇態勢得以確認,但不同經濟體間仍存在差異,中國經濟將進入“新常態”:中國經濟增速的新常態從供給端來看,表現為人口紅利衰退,儲蓄率出現拐點,潛在增速下滑,勞動力比較優勢喪失;從需求端來看,將面臨全球化紅利衰退、全球經濟從失衡到再平衡、外需和外資從漲潮到退潮的過程。而結構調整新常態則表現為從結構失衡到優化再平衡轉變,產業結構從工業大國向服務業強國轉變,質量結構從“吹泡沫”到“擠水分”轉變,區域結構從各自為戰到協同發展轉變,而金融結構方面則將向“打破金融壟斷,讓利實體經濟”轉變。宏觀政策新常態方面將著重前期政策的消化,財政政策將從建設型財政向服務型財政轉變;貨幣政策新常態從寬松的貨幣政策轉變為穩健的貨幣政策,實現從總量寬松到結構優化的轉變。
2015年歐元區經濟重回衰退的可能性在加大,全球經濟仍存在一定的下行風險。9月10日IMF總裁拉加德透露,由于烏克蘭及中東的地緣政治危機影響,烏克蘭GDP現為-10%。危機爆發以來,俄羅斯與西方國家之間一輪又一輪的經濟制裁戰也使雙方經濟受挫。與此同時,蘇格蘭公投嚴重打擊了市場對英國的信心,以至于英國在8月迎來了2008年以來最大規模的單月撤資潮,并拖累歐盟經濟,歐元區經濟重回衰退的可能性在加大。歐元區9月制造業PMI終值降至50.3,創14個月新低。此外,中東地緣政治風險,不僅將加劇中東區域內部的民族沖突和宗教沖突,還將引發市場恐慌。日本經濟也因4月1日消費稅增長3個百分點而有所下滑,IMF預測2014年日本經濟增長0.9%,2015年增長0.8%。2015年,全球經濟仍存在一定的下行風險。
國內經濟將進一步減速,下游需求難以改觀。投資作為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最主要引擎在2015年仍難改變,消費穩步回升,出口情況也繼續好轉。同時,新一屆政府調整經濟結構的路線更為清晰,7-8%的經濟中速增長已被市場逐漸所接受。穩增長的政策手段仍是未來較長一段時間的選擇之一,從而避免經濟的大起大落。2015年,預計中國投資趨緩的可能性在加大,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將回落至15%左右。房地產投資方面,雖然房地產投資增速將在2014年快速下滑的基礎上有所好轉,但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同比在不斷下降,預示2015年的房地產投資擴張空間或有限。在經濟結構調整的過程中,投資的比重將趨向收縮。2015年國內經濟增長上行壓力依然較大,轉型已成為中國政府決策的方向,全年GDP增速預計在7.1%左右。加之鋼鐵行業屬于產能嚴重過剩行業,在此背景下,預計鋼材市場難有良好表現,將繼續呈現弱勢運行態勢。
原料成本仍將進一步下降,并將拖累鋼價繼續走低。2014年四大礦山新增產能為1.9億噸,總產能達到11.8億噸,2015年的總產能預計將較2014年增長11%達到13.1億噸。礦石供給的大幅增加導致礦石的基本面發生轉變。2015年鐵礦石供給過剩的格局將進一步加劇,預計全年均價為70美元/噸,運行區間在60-80美元/噸之間。焦炭行業亦不景氣,預計2015年均價在1050元/噸,運行區間在950-1200元/噸之間。原料成本的下降將拖累鋼價繼續走低。
綜合來看,預計2015年中國鋼鐵行業將會繼續維持新常態,新常態體現在“三低一高”:低增長--生產消費量在峰值平臺波動發展;低效益--市場競爭異常激烈,經營困難長期存在;低價格--鋼價總體處于絕對低位;高壓力--環保治理保持高壓態勢,金融環境不利于鋼鐵產業?2015年雖然國內鋼鐵產能增幅進一步放緩,但仍然會保持增長,鋼材需求在“一帶一路”等政策帶動下將略有增長,但增幅有限,市場供過于求的狀況仍將是一個常態。鋼材生產成本方面,隨著全球鐵礦石產能的集中釋放,礦石價格進一步下跌,成本對于鋼材價格的支撐作用將繼續減弱。同時,偏緊的資金面也是制約鋼價上漲的重要因素。故2015年的鋼材價格仍將以下跌為主,預計全年鋼材價格總體水平將較2014年降低7%左右。